9月19日至23日,河南郑州迎来了我国规格最高的职业技能赛事——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这场盛会已经成为了技能人才展示技能、实现价值、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平台。
作为我国技能人才领域的顶级盛会,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于今年9月19日至23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为深度挖掘大赛价值、传递技能人才成长正能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携手新华网重磅推出系列高端访谈节目《豫见国赛话技能》。在第三期“技能助力就业增收”主题节目中,周口交通技师学院理事长侯联营围绕技能人才培养与就业推动等议题展开分享。
“我们始终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为乡村孩子寻找出路,为国家培养技能人才’的办学初心。”侯联营表示,作为河南省第一所民办技师学院,周口交通技师学院多年来已经把七万多名乡村青年培养成为技术能手。
“学校从2022年到2024年,预备技师注册人数连续三年全省第一,2025年预备技师等级认定人数也是全省第一。”侯联营自豪地介绍。
在侯联营看来,技能学习是学生立足社会的根本。“就业才是硬道理,”他说,“我们围绕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设计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增强课程与技能学习的适配度。”学校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融入思政大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和竞赛的动力;通过加强工学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本领。
学校把技能竞赛作为学生技能提升的“催化剂”,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思路。近年来,学校加大实训设备投入,邀请专家辅导,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操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竞赛成绩成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达到了‘技能成才、技能增收’的目的。”侯联营表示,通过竞赛脱颖而出的学生往往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特点,实行分类培养。对技术型岗位、销售型岗位和管理型岗位,分别加强工匠精神、利他精神和担当精神的教育。“通过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引导学生向技术主管、销售主管以及合伙人方向发展。”侯联营说,学校培养学生德技兼修、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让企业用得好、留得住。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学校的一大亮点。学校重点打造“中医美容”品牌专业,“人工智能应用”和“烹饪与营养”特色专业。
“我们坚持‘与名企握手、请名师执教、创名牌专业’,聘请世界技能大赛美容项目中国专家组总教练王芃担任客座教授,对学生进行前沿技术指导。同时与河南省中医学院开展联合办学,优化教育资源,提升专业水平;携手知名美容企业开设定制班,校企协同育人,实现产教精准对接。”侯联营详细介绍了中医美容专业的建设情况。
人工智能应用专业依托学校多年的计算机办学底蕴,以培养AI应用人才为目标。侯联营分享了几个成功案例:“我们有学生为周口市5A级景区太昊陵创作的AI作品,网络点赞突破万次;为武汉地铁站创作的AI作品,被新闻联播节目报道。”学校还与全国五百强企业科大讯飞、京东方科技等成为合作伙伴。
围绕周口支柱产业食品加工,学校开设了烹饪与营养专业,与上海“三号仓库”、宁波“涌上外婆桥”、郑州“二合馆”等餐饮企业实现校企合作,学生“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
学校实施校长就业工程,成立就业专班,侯联营亲自带队走访百家企业,深化校企合作。“江苏美容协会、无锡餐饮协会、安吉旅游协会等数十家协会与我校开展交流合作,”他说,学校同时服务地方经济,引导学生在本地企业就业。
结合多年组织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技能竞赛的实践经验,侯联营表示,应围绕赛项新技术,加大辅导老师培训力度。“通过专题授课、实操演练等方式,帮助教师快速掌握竞赛技术要点,提升培训效果,从源头上保障学生技能训练的专业性、针对性与实效性。”同时应加大竞赛宣传力度,扩大竞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多维度展示学生竞赛成果与成长历程,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展现竞赛对学生技能提升的重要价值,激发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
侯联营说,如今,周口交通技师学院的毕业生已遍布全国,学院将继续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通过技能培训助力更多乡村青年改变命运。